添加日期:2016年12月16日 阅读:1589
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普遍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
HIS以收费为中心,将门诊/急诊挂号、核价、收费、配药和住院登记、收费、以及医疗机构人、财、物等资源调配信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并采集整合各节点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分析和决策。
CIS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临床诊疗行为为导向,借助多种软件应用系统整合患者临床诊疗数据,完成电子化汇总、集成、共享,医务人员通过信息终端浏览辅助诊疗路径、发送医嘱、接受诊疗结构、完成分析,实现全院级别的诊疗信息与管理信息集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出各类信息应用系统。
GMIS是指通过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把社会医疗资源和服务连接起来整合为一个系统,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
GMIS系统建立的前提是医院内部HIS、CIS系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且数据交互不存在障碍,该系统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医院与医院、医院与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医疗保险等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消除单个机构的信息孤岛现象,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以及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
我国医疗信息化投入高速增长
在新的医疗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花费不断扩大,各类产品和服务市场快速成长。根据IDC统计,201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为223.12亿元,2015年增长至243.6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将达到430.0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1.1%;2014年我国临床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约为20.64亿元,2015年达到24.48亿元,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52.1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71%。
尽管我国医疗信息化投入增长较快,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全球医疗卫生费占GDP的平均值为6.79%,我国为5.6%,美国高达17.1%。我国医疗信息化投入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例仍较低。
2012年我国医疗行业IT总花费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0.59%,而同期美国占比为2%左右。因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化以及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我国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以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为主的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新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我国医院经历了2003年后HIS的建设热潮后,其基础业务平台已逐步成型,HIS系统占医疗行业总体解决方案的比例分别由2013年的35%变为2014年的34.3%,HIS系统占比略有下降。至2014年,CIS系统在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占比44.4%,HIS系统占比34.3%。预计2014年至2019年,CIS系统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24%,高于HIS系统的18.80%。
患者信息管理的过程逐步由以收费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从侧重于运营管理为主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转变为以临床应用、管理决策为核心的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的推广运用。当前医疗信息化已进入CIS建设的高峰期,推动了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开始向深度应用发展
目前,我国大中型医疗机构已经建成了具备基本功能的HIS系统和PACS、RIS、LIS等基础CIS系统,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始向手术室和ICU等诊疗行为更为密集科室延伸。
根据CHIMA2014年的调研统计结果,医院规划实施的比例超过10%的临床业务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分别为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院感染/传染监控系统、内窥镜影像系统、心电图信息系统、体检中心管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病理科信息系统、PACS系统、临床知识库系统、超声影响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在重要科室和核心治疗工具相关领域的应用在不断拓展,处于医院深化相关信息系统应用的阶段。
2012年以来,我国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高速发展,在大型医院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并开始进入二级医院。手术管理系统是新兴的临床应用系统,大型医院正逐渐部署该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大型医院将进一步快速部署该系统。预计上述信息系统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12年至2017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将为20.40%。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我国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医院床位数为288.3万张,2015年达到533.10万张。预计2020年我国医院床位数将达到659.82万张,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0.90%。病区床位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病区医护工作工作量的不断增加都对病区信息化支持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应用、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以及我国医疗领域对危重症的医疗和护理需求不断增加,危重症专业科室的建设规模和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中国卫生产业》对北京63家医疗机构的相关调查显示,过去10年间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数增加约5倍。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简称“建设与管理指南”)提出:ICU病床数一般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以重症监护病房的床位数量占我国医院床位数2%进行保守估计,2014年我国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数为9.68万张,2020年将达到13.20万张。
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具有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工作的效率,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缓解重症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因此,上述建设与管理指南提出ICU应建立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将带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不断普及和推广。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的数据,目前全国手术室近10万个,长期看均有改造成数字化手术室的需求。算上工程施工,单个数字化手术室整体投入可达400-500万元。按我国每年3,000个手术室进行数字化改建,每间终端费用300万元估算,则潜在终端市场规模可达90亿元。
急救体系建设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我国面临着急救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装备急救信息系统,打通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通路,从而在第*时间内有效快捷地抢救伤患生命、缓解其症状、稳定其病情,以便安全转诊。通过急救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急救资源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救资源压力。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325个急救中心,较2008年增加130%;2014年全国仅急诊医学科门诊量就达1.4亿人次。
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急救中心应按每5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但至少配备20辆急救车;急救站应按每5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至少配备5辆能正常运转的急救车,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急救中心(站)的配置尚未满足相应要求。
为此,我国也在大力支持急救中心(站)的建设,《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以市办急救中心为龙头,县急救中心和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共同建成比较完善的急救网络,每个地市必须设置1个急救中心(站),在有核电站、核设施、大型核辐射装置的重点省份可以建设核辐射应急救治基地。”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